高强度表现: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早期强度提升迅速,后期强度稳定增长,能满足风电设备基础长期承载的力学要求,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结构支撑。
良好流动性:具有适宜的流动性能,在施工过程中无需过多振捣,即可自行填充至设备基础的各个角落,确保灌浆部位密实饱满,减少空洞等缺陷的产生。
微膨胀特性: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适度的微膨胀,可有效补偿收缩,提高灌浆体与设备基础、钢结构之间的粘结强度,增强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抗裂性能优异:材料配比科学,内部应力分布合理,能有效抵抗因温度变化、湿度波动等因素引起的收缩裂缝,保障灌浆层的完整性。
耐候性较强:可适应不同地域的气候环境,在高温、低温、潮湿等条件下均能保持较好的性能稳定性,延长风电设备基础的使用寿命。
施工便捷性:加水搅拌后即可使用,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施工工艺和专业设备,能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施工准备
清理基层:将设备基础表面的杂物、油污、浮浆等清理干净,若基层有松动部分,需进行凿除处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坚实。
设备检查:检查风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尺寸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设备底部的支撑结构进行调试,保证设备处于水平状态。
材料准备:按照施工所需用量,准备好风电灌浆料及拌合用水,检查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保质期内。
工具准备:准备好搅拌设备(如电动搅拌器)、容器、灌浆漏斗、抹子等施工工具,并确保工具清洁无杂物。
拌合操作
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水料比例,准确称量拌合用水和灌浆料。
将水倒入搅拌容器中,然后缓慢加入灌浆料,同时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一般为 3-5 分钟,直至浆料均匀细腻,无结块、沉淀现象。
搅拌完成后,将浆料静置 1-2 分钟,让其内部气泡充分排出,再进行灌浆操作。
灌浆施工
按照设计要求的灌浆顺序,将搅拌好的浆料通过灌浆漏斗缓慢注入设备基础与设备底部之间的间隙,灌浆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气泡和空洞。
若灌浆高度较高或面积较大,可采用分层灌浆的方式,每层灌浆厚度不宜超过 300mm,待下层浆料初凝后再进行上层灌浆。
在灌浆过程中,需随时观察浆料的流动情况和填充效果,若发现有未填充到位的部位,可适当辅助导流,确保灌浆饱满。
养护处理
灌浆完成后,应及时对灌浆层进行覆盖保湿养护,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洒水养护等方式,保持灌浆层表面湿润。
养护时间根据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情况下,常温环境下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低温环境下,需采取保温措施,适当延长养护时间,确保灌浆料强度能够正常发展。
在养护期间,应避免对灌浆层进行碰撞、振动等干扰,防止影响灌浆体的硬化和强度增长。